[電影] 復仇者聯盟:無限之戰,我眼中的漫威現象

漫威的復仇者聯盟3終於上映了,這個號稱十年集大成的續作,的確讓大家充滿期待,但我想談的是,這個漫威建構起來的大帝國,為迪士尼吸進了百億級美金的鈔票,也同時在觀影上創造了幾個現象:


該當續集來看,還是?

以往的電影,續集頂多拍個三四集,猛一點的拍個十幾集(007倒是個異數,固定的人物及套路讓他能夠自由推出續作,而在皇家夜總會之後的丹尼爾克雷格龐德系列,讓整個故事有著前後相連的劇情)。

你可以說這些續作不看前作會有點問題,但大多可以提供一些蛛絲馬跡,讓觀眾易於理解前作的足跡,甚至帶入一些前作的人物來融入整個系列。

但漫威的系統非常特別,他是以 “角色” 個體來作為前作的導讀,當東尼史塔克出現在無敵浩克當中,你有看過 “鋼鐵人” 才會知道,他帶著復仇者聯盟的集結而來,但如果沒有看過鋼鐵人,你會對這個人出現在這個時刻感到很疑惑,這就是漫威製造MCU世界觀的方式,你必須看過這些系列,才會對這個角色的存在有更多了解。


題外話,我覺得無敵浩克裡的浩克真的帥太多了,復仇者聯盟裡的蠢樣真的超走鐘

這個作法,在 “復仇者聯盟” 系列中會有一些問題,如果你是一路走來都看過漫威所有英雄電影的觀眾,所有人的個性你都熟知,這些人在復仇者聯盟中的作為你也馬上就能接受(除了東尼在每部電影中都換一個人格讓人點點點以外),但若是你漏看了幾部,這些角色在你沒有花一部電影的時間認識的狀況下,你就會錯誤解讀這個人的角色特質,會讓你無法接受他在這系列裡的作為。

這次 “復仇者聯盟3” 當中的星爵,大概就是這種狀況下最大受害者(我就不暴雷了)。


怎樣,打不贏都怪我囉


漫威就是得追?


上一個問題造成的衍生問題,就是每一部漫威的作品你幾乎都得追,你沒有追怎麼知道他的能力呢?怎麼知道他的個性呢?怎麼知道他之後怎麼連到下一部作品呢?

這產生一個現象,當一部漫威電影上映時,你不管喜不喜歡這個角色或題材,只要你沒有追,就彷彿沒有跟上潮流般的被丟在後頭,這對漫威本身是個超級正向的炒作效果,但對觀眾,對這個觀影主權來說,你是被重視的還是被丟下的?有沒有你可以選擇的空間?

反正漫威在這個系統下嚐到太多的甜頭,這個作法是永遠不會結束的,但我不覺得他絕對是好的。

把彩蛋一詞濫用

這不是漫威的錯,但顯然也沒有人打算去認真計較,隨著字幕拉完的 “隱藏片尾” ,被普羅大眾說成了彩蛋,令人無奈又無從糾正。

所謂 “彩蛋”,可以說是作者的小巧思,當你在超人:鋼鐵英雄的大決戰中,隱約看到背景的貨櫃車上寫著 “韋恩企業”,這才是讓人意外的彩蛋,讓人有著找到之後的驚喜感。

一個已經宣告會有幾段隱藏片尾的電影,這些壓根就不叫做彩蛋。


這次最大的彩蛋就是我~整~容~啦~


看完電影”急著”等隱藏片尾,隱藏片尾比正片重要?

在看黑豹這部電影的時候,隨著電影的片尾曲響起(All the Stars,是一首好聽的歌,但我不知道放在黑豹片尾的關聯是…),鄰近觀眾討論的,不是這部電影的劇情有多好,設定有多精湛有趣,而是急著討論 “欸欸,這部有彩蛋嗎?”(是啊又是彩蛋)

這是一個滿有趣的現象,當大家追逐著漫威的電影,但更深怕漏看每一個隱藏片尾,享受正片的情緒在這裡被終結,而在下一步漫威電影你似乎也不會對上一部的隱藏片尾有什麼記憶,說實在的其實你可能根本沒有很在乎這些,這只是一個潮流,你不得不追。

回到無限之戰吧

復仇者聯盟:無限之戰有許多精彩的對戲,有著非常合格的反派,也有各種華麗的戰鬥,但以上的問題一個都沒有跳過,如果你是死忠的漫威追求者(腦子又好使的話),你會對這些角色的對戲有很大共鳴,但他已經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系統,對於剛踏進這個系列的人來說真的吃力。

而大堆頭造成的混亂問題,從奧創、內戰、到這次的無限之戰,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,雖然這次已經進步非常多了,但顧此就會失彼,一部150分鐘的電影要塞進三十幾個角色真是太勉強。而為了推進劇情而產生許多工具人,雖然是受限於電影片長,但未免讓人遺憾。

尤其是社群響起一片的暴雷者全家火葬場,這部片的社群宣傳也就只剩下不能暴雷的slogan了,只要提到一點劇情上的心得還會被反雷大軍撻伐,這實在太過頭了,如果這麼在意我建議你首映就去看,不然我真懷疑你真的有這麼在意這部電影嗎?

總之這部片還是真心推薦去看,光是IMAX攝影機的拍攝,在人物身上取得了極好的效果,快去看吧,打個預防針別再怕暴雷大隊了。

#再不看就別怪人爆雷啊
#根本是你沒很想看啊啊
圖片來自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nryoocity
[電影] 復仇者聯盟:無限之戰,我眼中的漫威現象 [電影] 復仇者聯盟:無限之戰,我眼中的漫威現象 Reviewed by Chuiyi on 5月 02, 2018 Rating: 5

沒有留言